骨刺是一個統稱,廣泛指稱專業醫學中的贅生骨,鈣化及椎間盤突出等。
贅生骨產生疼痛時需要以手術移除
所謂贅生骨是在關節退化時,因為關節的不穩定,所以長出『額外』的骨頭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同時關節內的軟骨持續磨損,若不治療最後可能關節會『融合』成不能動的同一塊骨頭。這種贅生骨如果擠壓刺激到旁邊正常的組織,例如韌帶,肌腱,神經,就可能造成疼痛,比如說脊椎狹窄造成坐骨神經痛,退化性膝關節炎等,只有造成疼痛的時候才有必要去除這些贅生骨,去除的方法只能靠手術移除,無法靠藥物,也無法靠雷射移除。但是在手術的時候,必須小心不要清除過頭讓原本的關節更加的不穩定。
另外這邊需注意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雖然有部分是來自於贅生骨,但決大部分還是來自於軟骨磨損露出下面的骨頭,骨頭相摩擦造成疼痛。
鈣化性肌腱炎可以透過增生療法及震波治療
鈣化其實是人體組織受傷後為了增強結構的一個變化,尤其常見於肌腱與骨骼連接的地方,因為反覆的肌腱拉傷後鈣化,疼痛時就是所謂的鈣化性肌腱炎。因為鈣化的組織雖然強度強,但是沒什麼彈性,過度拉扯容易斷裂,所以治療的原則是要讓鈣化吸收,再生回原本的組織,現在民眾比較接受的方法有增生注射療法或震波,增生療法是藉由注射的動作在鈣化組織上戳孔增加血液循環,並透過高濃度的葡萄糖水或富血小板血漿(PRP)來造成發炎引起組織修復。震波就是投過震波機將鈣化震碎吸收,這兩種方式都需要多次的療程才能慢慢見效。
椎間盤突出超過兩個月可以考慮經皮脊椎內視鏡減壓手術
椎間盤是人體脊椎的關節,人之所以可以彎腰很大部分就是因為有椎間盤。椎間盤突出是脊椎常見的疾病之一,是正常的脊椎椎間盤受外力產生破裂而產生背痛,一般幾個禮拜會自己癒合,若是持續不癒合可能可以藉助高頻熱凝術等方法促進其癒合。破裂也會引發發炎反應刺激坐骨神經產生坐骨神經痛,但是更常見的是沒有完全破裂只是突出壓迫坐骨神經,一般十個人有九個人會在兩個月左右突出自然消失而緩解疼痛,若是疼痛忍不了兩個月或是兩個月還疼痛,可以靠經皮脊椎內視鏡減壓手術,將周邊的骨頭切削增加空間而不去移除椎間盤,因為椎間盤只要受到破壞,很容易持續退化並且突出復發,但是如果椎間盤破裂且有椎間盤的碎片跑出來壓迫神經的話,便可以以經皮脊椎內視鏡手術將跑出來的部分及內部鬆動的部分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