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使勁殺球罹網球肘劇痛 「增生療法」效果勝類固醇
點連結!自由時報20181208:醫病》打桌球受傷造成「網球肘」增生療法助復原
點連結!自由時報20181208:醫病》打桌球受傷造成「網球肘」增生療法助復原
新竹一位45歲的卓先生熱愛打桌球,每個禮拜不打個兩天就覺得手癢,某幾次熱身不足的情況下不服輸使勁殺球,賽後卻覺得手肘怪怪的,起初不太在意,但後來提重物開始隱隱作痛,勉強去打球竟然劇痛到無法出力,卓先生覺得還年輕休息一陣子就會好,沒想到一兩個月後,打球沒打沒多久,竟然又發作痛起來,讓他覺得非常沮喪,擔心這輩子都沒辦法再打球了。經介紹至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處求診,經理學檢查及高階超音波檢查後,高度懷疑是慢性肱骨外踝炎,也就是俗稱的「網球肘」,醫師建議採用高階超音波導引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的「增生療法」治療,隨著療程卓先生手肘感覺越來越不痛,逐漸重拾他最熱愛的桌球運動。
增生療法促進組織自我增生修復
增生療法(Prolotherapy)是利用注射為途徑,將能夠促進組織增生修復的物質,精準注射至組織需要的地方。所以需要經由身體檢查及高階超音波精準的判斷及影像的佐證,配合臨床研究證實有效能促進該組織增生修復的物質,例如高濃度葡萄糖水及富含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Plasma, PRP)等,配合醫師精準的高階超音波導引注射技術(Sonoguide injection)來完成,因為組織增生修復不是一蹴可幾,所以需要多次療程才能逐漸修復,但是因為注射過程快速方便且副作用少,所以病患的接受度高,療程中也可視情況逐步恢復活動,較符合現代人忙碌的生活。
長期效果勝類固醇,降低肌腱斷裂風險
著名的醫學雜誌刺絡針(Lancet)便有刊載研究指出,相較於類固醇注射,增生療法等注射較有長期的效果。並且類固醇注射越多次,肌腱韌帶斷裂的風險就相對上升。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 J Sports Medicine)最近的整合分析(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也指出增生療法相較於類固醇,是更有效。
免麻醉動刀適用於職業運動選手,維繫運動生命
許多職業運動選手,包括NBA球星、MLB球星大谷翔平及世界排名第一的我國羽毛球后戴資穎在面對韌帶或軟組織受損的時候,皆選擇使用增生療法治療,既不用麻醉動刀,面對術後後遺症,又能在不影響作息的方式下,達到有效的修復,在接受過增生療法後,許多職業運動選手仍能夠回復職業水準的表現,若連職業運動選手都願意採用,一般民眾或業餘運動員也可能因此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