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熱凝療法免開刀,有效解決七旬嬤膝關節退化疼痛的困擾
點連結!自由時報20180605:醫病》75歲阿婆膝痛難行 高頻熱凝治療後可遊山玩水
點連結!自由時報20180605:醫病》75歲阿婆膝痛難行 高頻熱凝治療後可遊山玩水
七旬嬤膝蓋退化疼痛 心情生活大受影響
新竹有一位75歲的蘇阿嬤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初期爬樓梯及蹲下時膝蓋有些聲響,到後來她需有拐杖的輔助才能行走,劇烈的疼痛需靠越來越多的藥物止痛,生活品質及心情受了很大的影響,多方求治得到大多醫師的建議是趁身體狀況還能承受時,早點開刀「換(人工)膝關節」,聽到要麻醉和開刀,年紀已逾七旬的阿嬤十分擔心害怕,決定嘗試打玻尿酸,但改善效果有限,經友人介紹到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的門診就診,黃醫師考量其對開刀的接受度很低,建議高頻熱凝術這種免開刀且免住院的治療方式,術後疼痛大幅改善,除了又可以跟好友一起遊山玩水外,更恢復了以往的開朗。
高頻熱凝術可治療腰背疼痛 美國FDA證實可改善膝蓋退化疼痛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指出,高頻熱凝術是藉由高頻熱凝儀透過高頻熱凝針產生的溫度去影響神經的傳導,針對的是痛覺的神經,不影響走路和運動,也不含類固醇等藥物,止痛效果可達數月至數年因人而異,高頻熱凝術用於治療腰背脊椎關節疼痛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脊椎手術,去年首度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應用於改善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疼痛,提供不想接受手術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另一種治療選擇。
膝蓋疼痛不急著換關節,先止痛改善生活品質
黃鼎鈞醫師表示,膝關節退化造成膝蓋疼痛而無法彎曲,造成病人誤以為自己的膝蓋已經「報銷」,非換一個新的不可,其實許多病患在止痛後,膝蓋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好幾年。人工膝關節的彎曲程度是無法跟正常膝蓋相比,甚至有些患者術後還是會有疼痛的困擾,並且人工關節使用約10到15年,就有可能因為耗損需要再開刀更換,所以目前的醫療趨勢是優先採用減輕疼痛的療法以改善生活品質,儘量延後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的時間。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的疼痛也能有效止痛
部分病患在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仍然會有膝蓋疼痛的情況,這時除了接受翻修手術外,高頻熱凝術仍然能夠提供止痛效果,有效減少病人因服用過多的消炎止痛藥,進而大幅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