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神經阻斷術診斷配合脈衝射頻治療 脊椎手術「大刀化小、小刀化無」

 點連結:20210102中時電子報報導神經阻斷術、脈衝射頻及脊椎微創手術「三合一」有效治療坐骨神經痛

點連結:20201229自由時報報導神經阻斷術+脈衝射頻治療 精準醫療治好坐骨神經痛




神經阻斷術診斷、脈衝射頻止痛 確保脊椎手術不白開

新竹60歲李先生是一個糖尿病患者,大小腿至腳底及腳趾都酸麻痛好幾個月,做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有多處椎間盤突出,醫師建議他要動五節腰椎手術,以免掛一漏萬,這令他十分擔憂傷口的問題,至台大竹東骨科黃鼎鈞醫師處求診,先以神經痛藥物降低疼痛感,再以神經阻斷術診斷出他是左側第三、四、五腰椎及第一薦椎三條坐骨神經受壓迫,再同時脈衝射頻式高頻熱凝術止痛,之後只剩第四腰椎坐骨神經仍有疼痛,再接受脊椎微創內視鏡進行單節減壓後,他已可以回復正常工作與生活。


核磁共振過於敏感, 應以神經阻斷術及脈衝射頻先診斷治療而不該直接開刀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黃鼎鈞醫師表示核磁共振對脊椎過於敏感,容易產生偽陽性,而造成很多節都有骨刺而需要手術的印象,此時需要使用神經阻斷術來分辨哪些是真的需要手術的位置,它是透過神經刺激針去刺激病人,確定是哪條坐骨神經被壓迫後,在可能被壓迫的地方,以藥物去阻斷神經的痛覺,如果以緩解病人坐骨神經痛的症狀,這樣才是對坐骨神經痛比較完整的確診,但是藥效最長至兩到三週,過了有可能再痛。此時如果同時輔以脈衝射頻式高頻熱凝術,就可以將效果延長至半年,半年之後也許要再做脈衝射頻,也有可能就好了,除非脈衝射頻效果很短,表示壓迫可能嚴重到要接手手術,這時即使真的要手術,也可以精準的針對確定壓迫的地方來手術,減少不必要的傷害,達到「大刀化小、小刀化無」的效果。


坐骨神經痛嚴重性分三種 吃藥打針沒效才開刀 

坐骨神經痛的嚴重性,可分成第一種是吃止神經痛的藥就會好的,而不是一般的消炎止痛藥,跟第二種吃藥沒效需要靠打針的,打針指的就是神經阻斷術及脈衝射頻式高頻熱凝術,和第三種打針沒效需要開刀的。這三種沒辦法直接判斷,一定要吃過藥、打過針都沒效,才知道自己是非開刀不可的。開刀帶來的後遺症與副作用往往是不可回復的,所以現在講求的是精準醫療,減少不必要的傷害並且減少後遺症,快速恢復工作與生活才是真的微創,因此能夠微創拿骨刺,就不需要巨創的多節手術。簡單的判斷原則,如果患者彎腰和後仰兩個動作,都不會引發小腿的酸麻痛,需要裝植入物的機會就很低了。如果只是單純的腰及屁股痛,極少需要手術,多半吃藥伸展或者加上打針就可以緩解了。並且,這些痛如果是有壓到會痛的痛點,多半也不是神經痛,通常只是肌肉筋膜等的疼痛。同樣的原則,頸神經壓迫也適用,如果吃藥打針會好就不用手術。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大竹東響應醫病共享決策SDM 七旬嬤治背痛對症下藥

台大竹東響應醫病共享決策SDM 七旬嬤治背痛對症下藥 新竹一位70歲林姓阿嬤五年前腰痛,就診安排X光檢查,報告出來後醫師告知她有脊椎滑脫,且壓迫到神經必須開刀,阿嬤認為應該相信醫師,就接受手術打『釘子』放『珠子』,但術後經過一段時間復健,腰部反而覺得重重硬硬的,偶爾還是會覺得腰痛,從此護腰不離身,也需要靠吃止痛藥緩痛,甚至無法久站久走,最近幾個月來除了腰痛也開始腳麻,且越來越不能走,覺得雙腳越來越沒有力氣,經過物理治療等復健仍沒有進步。經人介紹至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處就診,經過核磁共振檢查等後,診斷為脊椎固定融合術後的『鄰近節退化』造成的脊椎狹窄,詳細與醫師討論各種治療的好處與壞處後,決定接受經皮脊椎內視鏡減壓手術(PELD)及高頻熱凝術,術後腰痛緩解,腳的麻痛消失且恢復力氣,走路覺得輕鬆許多。 黃鼎鈞醫師表示在生物力學的觀點,脊椎每一節間都是可以活動的,固定融合手術便是用各種人工的材料(例如:釘子),將可以動的脊椎固定成不能動的,然後透過各種植入的『融合器』(例如:椎籠,俗稱:珠子)和移植骨讓兩節會動的脊椎『融合』成一節不動的脊椎。就好像一個工作本來有五個人一起做,但是其中兩個人綁在一起動彈不得,剩下的三個人可能就會過度勞累而受傷,脊椎也是一樣,剩下沒被融合的脊椎,越鄰近的退化越快。根據醫學研究報告指出,脊椎固定融合手術術後,每十個人就有一人產生鄰近節退化,平均發生的時間是五年左右,若是再接受固定融合手術,鄰近節可能會再退化,形成惡性循環,手術一開再開越融合越多節,最後可能整條脊椎都融合不能動,所以鄰近節退化可以考慮單純接受減壓手術,後遺症可能會比較少,也避免惡性循環,其中經皮脊椎內視鏡減壓手術相對於其他減壓手術是非常微創,就如同現在盲腸切除手術也以內視鏡手術為主流一樣,復原也比較快。 脊椎固定融合手術歷史悠久,主要是用在脊椎有滑脫等不穩定而產生脊髓神經或是坐骨神經壓迫或者下背痛的情況,現在醫學研究,一般退化性脊椎的滑脫很少產生不穩定,骨折或先天發育異常比較會產生不穩定,其實兩年前在權威的新英格蘭期刊(NEJM)上就已經刊登退化性脊椎滑脫或脊椎狹窄僅接受減壓手術而不接受固定融合的治療效果與接受固定融合相同。 醫病共享供民眾得到現有最新的醫學指引 過去傳統醫病關係,醫師代表的是權威且不可挑戰的,且一般民眾要「消化」複雜的致病機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