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1的文章

黃鼎鈞醫師上醫師好辣節目分享微創人工關節、網球肘及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

精彩影音連結請看此:20200611 病患不可不知,看病這些禁忌舉動不能犯?!   11:52-13:40 阿嬤接受微創人工髖關節術後很快不痛以為好了,跑去洗澡,結果感染清創。千萬切記,骨科手術如果有裝植入物,術後千萬不可以碰到水,以免感染。 15:45-16:30 扭到腳產生韌帶受傷及小的撕裂性骨折,一定要良好固定,現在有穿戴式石膏,可以脫下來洗腳,比傳統的更方便。 28:14-29:36 網球肘產生的原因及保養及治療的方法。 30:11-33:54 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可以局部麻醉,不用住院,傷口小,後遺症少,又安全,但是有可能不舒服,如果擔心的人,也可以採全身麻醉。

黃鼎鈞醫師上醫師好辣分享癌症轉移到全身骨骼20200610

精彩影音請看此連結20200610 part 1身體走鐘大變形,竟是疾病在向你招手?!   06:24-06:38 主動脈剝離會有撕裂感在背部 精彩影音請看此連結20200610 part 2 00:00-2:24 乳癌轉移到脊椎及全身的骨骼,做椎體成型術微創手術固定止痛及配合化療保住性命。還有什麼樣的背痛需要提高警覺。

黃鼎鈞醫師上醫師好辣節目分享骨質疏鬆與髖關節骨折 20200427

精彩影音請點連這裡20200427醫師好辣 身體三大部位超關鍵!這裡顧好人生沒煩惱?! 19:47-21:40 骨質疏鬆造成髖關節骨折拖到產生褥瘡蜂窩性組織炎 敗血症吸入性肺炎,死亡率高 25:58-27:17 肌肉疲勞要三天才恢復 韌帶要維持一定柔軟度比較好 29:45-30:00 頸椎骨刺也有可能造成吞嚥問題

神經阻斷術診斷配合脈衝射頻治療 脊椎手術「大刀化小、小刀化無」

  點連結:20210102中時電子報報導神經阻斷術、脈衝射頻及脊椎微創手術「三合一」有效治療坐骨神經痛 點連結:20201229自由時報報導神經阻斷術+脈衝射頻治療 精準醫療治好坐骨神經痛 神經阻斷術診斷、脈衝射頻止痛 確保脊椎手術不白開 新竹 60 歲李先生是一個糖尿病患者,大小腿至腳底及腳趾都酸麻痛好幾個月,做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有多處椎間盤突出,醫師建議他要動五節腰椎手術,以免掛一漏萬,這令他十分擔憂傷口的問題,至台大竹東骨科黃鼎鈞醫師處求診,先以神經痛藥物降低疼痛感,再以神經阻斷術診斷出他是左側第三、四、五腰椎及第一薦椎三條坐骨神經受壓迫,再同時脈衝射頻式高頻熱凝術止痛,之後只剩第四腰椎坐骨神經仍有疼痛,再接受脊椎微創內視鏡進行單節減壓後,他已可以回復正常工作與生活。 核磁共振過於敏感, 應以神經阻斷術及脈衝射頻先診斷治療而不該直接開刀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黃鼎鈞醫師表示核磁共振對脊椎過於敏感,容易產生偽陽性,而造成很多節都有骨刺而需要手術的印象,此時需要使用神經阻斷術來分辨哪些是真的需要手術的位置,它是透過神經刺激針去刺激病人,確定是哪條坐骨神經被壓迫後,在可能被壓迫的地方,以藥物去阻斷神經的痛覺,如果以緩解病人坐骨神經痛的症狀,這樣才是對坐骨神經痛比較完整的確診,但是藥效最長至兩到三週,過了有可能再痛。此時如果同時輔以脈衝射頻式高頻熱凝術,就可以將效果延長至半年,半年之後也許要再做脈衝射頻,也有可能就好了,除非脈衝射頻效果很短,表示壓迫可能嚴重到要接手手術,這時即使真的要手術,也可以精準的針對確定壓迫的地方來手術,減少不必要的傷害,達到「大刀化小、小刀化無」的效果。 坐骨神經痛嚴重性分三種 吃藥打針沒效才開刀   坐骨神經痛的嚴重性,可分成第一種是吃止神經痛的藥就會好的,而不是一般的消炎止痛藥,跟第二種吃藥沒效需要靠打針的,打針指的就是神經阻斷術及脈衝射頻式高頻熱凝術,和第三種打針沒效需要開刀的。這三種沒辦法直接判斷,一定要吃過藥、打過針都沒效,才知道自己是非開刀不可的。開刀帶來的後遺症與副作用往往是不可回復的,所以現在講求的是精準醫療,減少不必要的傷害並且減少後遺症,快速恢復工作與生活才是真的微創,因此能夠微創拿骨刺,就不需要巨創的多節手術。簡單的判斷原則,如果患者彎腰和後仰兩個動作,都不會引發小腿的酸麻痛,需要裝植入物的機會...

「為什麼我的疼痛好不了」已刊載在早安健康第46期

為什麼我的疼痛好不了?:從根本解救你的頑固疼痛 20201230 早安健康   疼痛就醫沒起色!醫:疼痛一個月沒改善,就該找其他科醫師 20210101 早安健康 疼痛開刀最能一步到位?錯!醫:從風險最低的治療開始 20210102 早安健康 各位版友新年好, 為了將我的想法透過不同方式傳達給大家,也感謝有媒體願意採訪,我口述了我對「疼痛」的粗淺暸解,完成了這本「為什麼我的疼痛好不了?」的專集,裡面有各種伸展動作的介紹,還有各種面向的案例配合我的說明。 因為時間匆促或者這是該媒體的一貫作風,在印出前我並沒有機會看過稿件,這邊首先跟大家及所有覺得被冒犯的人抱歉,我是台大醫院骨科部訓練完成拿到骨科專科執照,之後取得台灣及世界疼痛專科執照,過程中受到台大疼痛科的師長同好非常大的幫助與指導,我想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編輯在封面將我簡化稱我為台大疼痛科黃鼎鈞醫師,特此說明,表示我對台大疼痛科最高的敬意。 以下附上勘誤,麻煩若有醫師同好或任何人詢問雜誌內容的問題時,可以請版友分享給他 / 她,若有任何問題或指教,也歡迎直接私訊給這個版,我會親自回覆,謝謝大家。 勘誤: P.33 倒數第二段中的第二行:的確有些類型的疾病與「個」人體質有關, P.34 內文第三段:可以在三餐飯「前」跟睡前個一回合, P.56 右下醫師處方欄中,倒數第五行及第四行:有「肚」量的醫師, p.74 第三段第四行:脊椎滑脫分為「四級」, P.79 疼痛這樣救欄位中:結果兩年後又再產生壓迫性骨折。 P.80 第四段:高頻熱凝術:分為一般與脈衝射頻式兩種,一般是將痛覺神經最末梢加溫來止痛,脈衝射頻是利用電磁波影響神經來止痛,兩者都可達到數月的止痛效果。神經阻斷術:利用藥物暫時麻痺神經來止痛。詳細介紹請見: https://www.edh.tw/article/26224 。 最後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不代表任何團體或醫院立場。 這也不是推銷或促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