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內視鏡輔助微創減壓固定融合手術 解決嚴重脊椎滑脫恢復快
點連結:自由時報20191014醫病》腳麻走不動 脊椎內視鏡輔助微創手術 隔天就下床走路
二度脊椎滑脫 壓迫神經產生神經性跛行
新竹一名78歲王太太身體健康,某日開始出現屁股麻痛電到傳到小腿,有時候甚至會傳到腳背,吃藥及做牽引復健仍未見改善且症狀加劇,後來連走一段路都有困難。王太太至某醫學中心求診,醫師告知她有嚴重脊椎滑脫需要減壓固定融合手術,但是她骨質過於疏鬆所以不適合進行手術。經人介紹至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門診就醫,經過評估為第二度滑脫及小面關節嚴重退化,合併脊椎狹窄才會造成坐骨神經痛合併神經性跛行。因為王太太年紀已大,故建議採取脊椎內視鏡輔助的微創減壓、固定、融合手術,王女士於手術隔天已經可以下床行走,症狀也消除,術後背痛輕微恢復快速。
脊椎內視鏡輔助微創減壓固定融合手術 恢復快 滿意度高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表示,老人家多屬於退化性的滑脫,主因是由於脊椎的小面關節退化,小面關節正常時是可以保持脊椎的穩定防止滑脫,滑脫其實就是『移位』,會造成脊髓神經的空間變小產生壓迫,第一度滑脫時可以單純進行脊椎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但是第二度的滑脫時,減壓手術有可能會造成小面關節損傷產生術後進一步的滑脫,如果再次壓迫神經,就需要再次接受減壓固定融合手術,現在已經有微創經皮骨釘可以減少固定手術的肌肉破壞,減少術後肌肉退化,因為肌肉退化會造成核心肌群耐力不足而產生背痛,微創經皮骨釘與脊椎內視鏡的微創減壓手術搭配起來,再加上脊椎內視鏡輔助下的微創融合手術,也就是椎籠(俗稱『墊片』、或融和器)置入手術,相較於傳統微創減壓固定融合手術一節傷口約三到五公分,可以更加微創,只需要數個約1.5公分的傷口,肌肉破壞程度輕所以背痛更少,重點是避免再次手術的痛苦,術後恢復更快,病人滿意度極高。
脊椎滑脫少要保持正確姿勢,平常多做伸展減少腰痠背痛
大部分退化性的滑脫很少超過二度,如果一度滑脫同時合併有脊椎狹窄,就有可能出現症狀,第二度就有可能直接產生症狀。一般人平時就應該保持正確的姿勢,站著彎腰容易加重病情,尤其是搬重物千萬不可以彎腰,應該要挺直腰桿蹲下來搬。一般人有兩個基本的伸展動作,第一個是坐著的時候可以翹二郎腿彎腰做下背到臀部筋膜的伸展(圖一),另一個動作是壓腿彎腰做背部到腿部筋膜的伸展(圖二),伸展都需要在緊繃的時候停留三十秒,不可甩或晃以免拉傷,每天早中晚都需要做三次,就可以減少腰痠背痛的機會,自己或家人幫忙就可以執行。